
金秋时节,本应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却因连绵阴雨而蒙上一层阴影。秋收进度延缓,部分玉米发芽霉变,德州大地的农户们心头凝重。面对严峻挑战华夏配资网,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闻"汛"而动,以保险之力撑起保护伞,在秋雨潇潇中全力守护农户收益,书写金融为民的温暖篇章。
统筹调度,织密应急服务“保障网”
灾情即命令。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立即成立暴雨灾害理赔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指挥、全市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各级机构同步成立工作小组,形成上下协同的作战格局。专属服务热线95585二十四小时畅通,成为农户可靠的求助通道。自8月底起,公司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业查勘队伍,顶风冒雨深入田间地头。截至10月10日,查勘足迹已遍布1840个村庄,完成约140.8万亩受灾农田的定损工作,整体查勘进度超过99%,以高效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多渠宣传,构筑防灾减损“防火墙”
为最大限度降低连阴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紧急部署,迅速建立起高效协同的应急响应机制。公司依托“兴农保”APP、微信群组等多元化信息渠道,与德州市气象局紧密合作,定期在工作群中推送《天气实况与预报》专报,通过精准及时的灾害天气预警,助力农户未雨绸缪、抢抓农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公司积极联合地方农业专家开展防灾技术指导,配合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及时制定“三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现场宣导培训等多维度宣传方式,为农户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技术支持。同时,公司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介烘干企业参与救灾工作,将农业部门公布的218处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户广泛宣传,特别针对已收获待晾干的玉米等作物,引导农户通过专业烘干服务实现颗粒归仓,有效防止灾后损失扩大。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主动与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日常联动机制,实时更新并共享粮食烘干服务点动态信息,科学引导农户有序开展抢收抢烘工作,切实保障了粮食品质,赢得了防灾减灾的主动权。
物资支援,争当排忧解难“先锋队”
针对雨后农田内涝、排水不畅等情况,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迅速响应,专项采购抽水机等应急抢险物资,并在第一时间发放至受灾农户手中,协助村民疏通田间沟渠,全力支持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对易涝地区开展沟渠疏通,并在承保区域预置水泵、水带等排涝设备。
截至9月底,公司已在全市9个县区市投放90台水泵、潜水泵,有效支援抗旱排涝工作。为确保设备及时投入抢险,公司安排技术人员随行配送,现场演示安装与调试步骤,手把手指导农户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并发放操作手册,确保农户能够独立、熟练运用,切实提升基层防灾能力。
创新险种,打造风险保障“组合拳”
为应对秋季作物在收获期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现实风险,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在政策性保险基础之上,创新开发了玉米收获期气象指数保险、玉米综合病害病理指数保险、商业性玉米品质保险、商业性玉米节气气象指数保险、收获期产量保险、商业性玉米收入保险、商业性耕地目标地力保险等一系列专项产品,以更精准、多元的保障满足种植农户的差异化需求。
此类创新险种一经推出,便显著激发了农户的投保热情,特别是专业种植大户参保意愿尤为强烈。目前,相关产品已在11个县区实现签单,承保面积达21.37万亩,累计为588户农户提供高达1.55亿元的风险保障,切实为广大农户的生产收益构建起更加坚实的防护网。
科技应用,畅通惠农“直通车”
面对当前严峻灾情,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积极融入地方应急救灾体系,统筹调配全辖人力物力,织密一线服务保障网络。公司累计投入85名农险查勘员、20辆查勘车及8台无人机,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人员深入一线、信息畅通无阻,实现灾情勘察高效全面,与政府、农户携手打响秋粮归仓“保卫战”。
在卫星遥感、GIS系统常态化应用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开发"无人机智慧平台",全面推广"保处联动系统"。这些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显著提升了农业保险服务的精准度和理赔效率,确保应赔尽赔、快速赔付,为农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保险保障。公司同步开通绿色理赔通道,针对损失严重案件,及时启动预赔付机制,通过简化理赔流程,为农户恢复生产送去"及时雨",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秋季作物预计赔款超3000万元。
风雨见证担当,服务彰显温度。中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以快速的应急响应、科学的防灾措施、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智慧的理赔服务,构建起"防赔结合、科技驱动"的全链条保障体系。在2025年这个特殊的收获季,公司不仅履行了保险保障的天职,更将服务延伸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华夏配资网,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德州大地的粮食安全,托起了农户增收的希望。
申银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